通化入选“公交都市”是什么概念?

通化 更新于:2025-04-23 13:39
  • 我要公理

    “公交都市”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,以公共交通为核心,构建起高效、便捷、舒适、经济的城市交通系统,从而提升城市居民出行质量,减少交通拥堵,降低环境污染,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。
    通化入选“公交都市”意味着以下几点:
    1. "政策支持":通化市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支持,以推动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。
    2. "系统升级":通化市将加大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,包括线路优化、车辆更新、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。
    3. "服务提升":通过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,如增加班次、缩短发车间隔、提升车辆舒适度等,来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。
    4. "绿色出行":倡导和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,减少私家车出行,从而降低城市交通污染。
    5. "城市规划":通化市将公共交通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,确保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发展中的优先地位。
    6. "综合效益":通过建设“公交都市”,通化市将实现交通、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。
    总之,通化入选“公交都市”是对其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种肯定,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。

    举报
  • 活得漂亮57

    交通运输部公布了“十三五”期间全面推进“公交都市”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,全国共25个省(区、市)的50个城市入选,通化市在列,创建工作将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。

    根据“公交都市”创建指标,未来无论市民和游客生活在通化市区哪个角落,都将实现出门500米即可乘坐上公共交通,5分钟内实现换乘。

    “公交都市”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,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。东京、巴黎、伦敦、新加坡、香港、首尔、哈尔滨、哥本哈根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。

    “公交都市”建设理念包括:(1)紧凑城市,使70%的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; (2)模式多元,形成“轨道交通为骨架、常规公交为网络、出租车为补充、慢行交通为延伸”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;(3)统筹衔接,实现地下和地面交通、大容量和中低运量交通、机动化和非机动化交通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;(4)空间提升,集成轨道、公交、慢行系统及交通环境等要素,打造安全、畅达、绿色的交通空间,提高市民出行品质;(5)实现交通与城市、经济、生活和谐共生。

    “公交都市”的标准是,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5%以上;没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%以上;城市建成区公交线网密度3公里/平方公里以上。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%以上,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、5分钟换乘。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比例达到5%以上。城市公共交通的乘客测评满意度达到80%以上。公共汽电车交通责任事故年均死亡率控制在4.5人/万标台以内。城市公共交通相关规划体系初步形成,城市公共交通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完善,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格局基本形成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